当前位置:首页 -> 收藏博览

收藏博览

灵应堂石雕人物像,遗落300年的美好和巅峰之作

发布时间:2019-03-28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45 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胡人献宝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海内外闻名的灵应堂

作为中国最本土的宗教,道教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《道德经》(即《老子》)《南华经

(即《庄子》)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。长期以来与儒、释作为中国三大世界观体系,彼此竞争而又不

同程度的融汇调和。


道教在明代占据主流地位,清代时由于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,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,入关后重视利

用儒学治国,对道教虽仍予以保护,但远不及明朝那样尊崇。但传说雍正帝信奉道教,与其争斗帝位的

八王爷阿奇那信奉藏传佛教请喇嘛作法整雍正爷,后来被雍正帝请道士用五雷正法劈死。


于清初修建的寮洋宫(灵应堂)座落于南安市仑苍镇蔡西村境内寮洋山之巅,是旧时安(溪)、永(春)

、德(化)通往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起点九日山古官道的必经之处。寮洋山地势雄奇,宛如巨狮,仰首

向天。前瞻龙峰峭绝高大,横跨三镇,层峦叠嶂,松风呼啸。后临平川坐空半满,沃野千顷,溪川萦廻,

四季如春。山上绿树婆娑,山花烂漫,寒泉聒耳,戛玉鸣琴。真乃灵山圣境。堪舆学家曾经断言:

“二三狮相随走,龙船把水口。风水做那着,纱帽九十九。”



寮洋宫大殿正面

“灵察阳门善恶,应别阴府是非”。这是清溪才子陈以聚为灵应堂撰写的对联,充分地体现了灵应堂三王

府的神旨。同时,他还以“三王住驾蔡西乡,永奠寮洋灵应堂。丕振香烟垂万古,青山绿水庆悠长,清溪

笋邱陈以聚题”。36字作冠头,为灵应堂题写谶诗。庶民百姓感其恩而造庙塑像;玉帝弘其德而赐号敕封。

三王明察阴阳,惩恶扬善,御灾捍患,驱瘟避疫。多次显灵海内外,威灵显赫,声震海疆,神光普照,恩

泽八方。善男信女朝拜络绎不绝,香火远播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。据不完全统计,至解放前,灵炉分布各

地136处,其中单台湾就有几十处;马来西亚槟城、吉隆坡等地有十余处;印尼也有近十处。可见影响之

大,灵迹之广,在海内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也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道教的较高层次和标准。


灵察阳门善恶,应别阴府是非


南派石雕一代宗师李周

作为南派石雕艺术代表的惠安石雕,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中华优秀传统工艺,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

山,更是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,“北有曲阳,南有惠安”就是被国内雕塑界普遍认同的观点。


而李周就是公认的南派石雕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宗师,也是惠安影雕的创始人。李周,福建惠安崇武人,生

卒年不详,生活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(公元1662~1795年)。因身材短小,时人称他为“瓮仔周”。

他是惠安石雕史上第一位有名可查的石雕大师,被誉为“南派石雕一代宗师”,崇武石雕艺人推他为始

祖,学术界崇他为福建青石雕的承上启下式人物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李周作品《绣球狮》(现在福州鼓山涌泉寺)

李周双亲早殁,其十几岁即到福州石店为徒,学习石雕工艺,后回惠安从事石雕创作。李周不仅石雕技艺高

超,更是突破北派石狮正面蹲坐、威武凶悍的传统形象,创造性地雕出摇头摆尾、口中含珠、胸披彩带、足

抱彩球等喜庆形象的石狮,被称为“南狮”。这种石雕工艺风格的变化使惠安石雕摆脱了一马平川的中原

北方传统特征,在汲取闽南青山秀水灵气后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,并从此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

半壁江山。


作为促成南派石雕可与北派石雕分庭抗礼的关键人物,李周还将自己喜爱、擅长的绘画艺术广泛运用在雕刻

上,利用黑白成像的原理,开创了“针黑白”工艺,从而形成了新的雕刻形式——影雕。影雕把南派石雕精

巧纤细的艺术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,是对中国石雕工艺的一大贡献,更强化了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南派石雕

艺术在全国的地位,是南派艺术独创之作,也奠定了李周一代宗师无可厚非的艺术成就和地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于山法雨堂(清代时曾作为福建船政学堂的校舍,严复就曾经在这里读过书)



于山法雨堂门前的蟠龙柱(李周经典作品之一,蟠龙自上沿石柱盘绕而下,整体风格流畅飘逸,扇形鳞片叠拼匀称,腿、趾刚

劲有力,充满质感。双足一踏波浪,一握带环龙珠,鹿角呈祥、虾须飘冉、虎眼仰望苍穹,大有呼啸而上腾云而去之动感。)


稀世珍宝——李周作品《胡人献宝》

李周虽一生无子嗣,但是他的嫡传弟子却带着他精湛的技艺走遍了大江南北,将南派石雕艺术逐渐发扬光大。

南派石雕狮子形态众多,有绣球狮、挠腮狮、扒耳狮、古钱狮、犬狮、非洲狮、北京狮、母子狮等,神态各

异、玲珑剔透、迎吉纳福、呈祥化喜,尽显南派纤巧、灵动风格。此后,惠安石狮、龙柱等成为南派石雕最

具代表性的作品。


但由于种种原因,目前已知并被认可的李周作品并不多,可以考证的有:福州“南郡会馆”龙柱一对,1966

年移至于山法雨堂;福州“兴化会馆”石狮一对,后移于福州西湖开化寺,福州脱胎漆器厂曾脱胎一对送北

京人民大会堂置于宴会厅;福州大桥(万寿桥)上的十八只“拳头狮”;鼓山涌泉寺正门的一对绣球狮;厦

门海沧白礁保生大帝庙前的一对石龙柱;厦门吴沧石坊下的石狮等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李周作品《拳头狮》(现在福州南公园旁河口万寿桥上,共18只)

从印尼辗转回流至福州的李周作品《胡人献宝》可谓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。《胡人献宝》高37厘米,底部石台

的前右侧刻有“灵应堂”、前左侧刻有“李周答谢”。经惠安多位石雕大师及国内石雕收藏大家鉴定,该作品

确为李周之作,且是其较为少见的人物精品佳作。


作为生活于康熙、乾隆时期的石雕宗师,又居住在道教氛围浓厚的闽南,更是与在整个东南亚都举足轻重的灵

应堂相隔不远,该《胡人献宝》应为李周专门为灵应堂设计创作,而从“答谢”二字看更可能是李周许愿并应

愿之后的报答之作,这更是需要李周创作出自己的顶峰之作,而该作品呈现出的精湛技艺也应验了这一点。而

从印尼回流,估计应为灵应堂香火远传东南亚时,被请至当地灵炉所用,后辗转被印尼藏家所收藏。


据了解,《胡人献宝》是古代常见的艺术创作题材,常又称八蛮献宝或波斯献宝,往往都是手持珊瑚、宝瓶、珠

宝等站立或跪进的姿势,李周创作的这件《胡人献宝》即为胡人手捧盛放宝物的托盘站立敬献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严肃中透着恭敬,气度刻画足以震撼到心灵

惠安石雕大家蒋先生介绍说,这不仅是目前惟一刻有李周落款的石雕,且也应该是李周比较罕见的精品之作。

作品以闽浙特有的优秀石种绿豆青石雕刻而成,献宝人面容严肃中透着恭敬,广袖束腰、褶衣缚裤,为当时

胡人新潮服饰;身体结构比例均衡,显示了李周精湛的造型水平;整体造型小巧,胡人神态鲜明,眼、耳、

口、鼻及身上衣褶等均线条流畅,纹理雕刻精细,双腿膝盖处采用红色矿物彩覆贴,让人于一片青黑中眼前

一亮。


藏家林先生则认为,尤其珍贵的是,该作品的脸部和托盘中的珍宝均采用“针黑白”技法,该技法一反传统

石雕平滑的特色,而以青石可显示黑白的特色,用针锋般的钢钎琢凿展示白点,并根据作品需要调节凿点大

小粗细疏密和深浅的不同,从而呈现出独特的人物表情和细部刻划,这是李周独创的雕刻技法,也是目前惠

安影雕的源头。


藏界专家蔡先生表示,该石雕包浆均匀、自然,且整体完整,虽历经三四百年,却犹能从中领略创作者精湛

的工艺。如此特征明显,又是李周目前惟一刻名落款的石雕,《胡人献宝》可谓当之无愧的石雕传世精品。


与同时期的石雕相比,李周作为南派石雕一代宗师,其作品当为当时之冠;而与当时较为普遍的石狮、龙柱

相比,李周创作的人物雕像则更为罕见,且部分采用“针黑白”技法,这也影响了其后的南派石雕及惠安影

雕,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南派石雕的最高水平。李周作品遗存极少面世,又极少被提及,此次《胡人献宝》

回流榕城,但愿能够为中国道教艺术、中国石雕史稍稍补白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“针黑白”技法,透过300多年的时光,仍然秒杀一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英俊潇洒的武士,如在当下,绝对秒杀一切小鲜肉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头戴小冠,广袖束腰、褶衣缚裤,典型的胡人服饰

小体量,大气度,刀笔流畅,飘逸灵动,堪称不凡之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衣褶线条流畅,飘逸灵动,美到极致

双腿膝盖处采用红色矿物彩覆贴,让人于一片青黑中眼前一亮。

底部石台前右侧刻有“灵应堂”,严肃而恭敬

底部石台前左侧刻有“李周答谢”,谦恭而感恩

说明:

此文章转自网络,其内容未经核实,

如有侵权,敬请来电告知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
联系电话:189 3925 8986

分享到: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