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收藏博览

收藏博览

“汉魏石经”的命运何以悲催?

发布时间:2019-08-20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05 次

   “汉魏石经”,顾名思义,不仅包括东汉时期的《熹平石经》,

而且包括曹魏时期的《正始石经》。由于二者的刻制时间较近,仅

相隔60余年,后者又是对前者的补刻,加之二者刻竣之初,曾同时

存立于洛阳太学讲堂前,故史料将其统称为“汉魏石经”。


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《熹平石经》残石

东汉熹平四年(174),蔡邕等人基于儒家经籍中俗儒穿凿附会、文字谬误

甚多等现象,为了不贻误后学,便奏请朝廷订正这些经文。朝廷的反应倒

是极快,立即安排有关方面组织实施。然而,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,

刻碑又是纯手工作业,因此,虽说刻制《熹平石经》是个国家工程,官方

也一路绿灯,但还是用了九年的时间方才完成。

从杨龙骧的《洛阳记》可知:《熹平石经》刻石共计46块,内容包括《鲁

诗》《尚书》《周易》《仪礼》《春秋》《公羊传》《论语》等经文七种。

碑面无纵横界格,系一字隶书直下行文。据王国维先生考证,每碑单面约

35行,每行约75字,为标准的四分体隶书,每10字约合“建初尺”一尺许。

碑下有座,碑身插于座中。

曹魏在洛阳立国后,太学再度繁荣。曹芳继承皇位后,决心整理《熹平石

经》碑石,补刻了若干经石。于是便有了从三国曹魏正始二年(241)开

始刻制,到正始九年方才刻竣的《正始石经》。

《正始石经》又名《魏石经》《三体石经》,书写者有卫觊、邯郸淳、嵇

康之说,但均无定论。鉴于《正始石经》是对《熹平石经》的补刻,因此

仅刻写了《尚书》《春秋》及部分《左传》的内容。其《熹平石经》

大的不同,就在于《熹平石经》是用一种书体写就,而《正始石经》则

用篆文、古文、隶书三种字体书写,“三体石经”也由此而得名。

《正始石经》刻竣不久,西晋代替了曹魏。随着“八王之乱”的发生,在

动荡的时局中,“汉魏石经”一如被抛进滚滚浊流中的扁舟,其命运自己

已无法主宰。而多次被劫掠,被焚毁的结果,便是最后的荡佚无存。

据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《洛阳记》《太平御览》《资治通鉴·梁纪四》等

史料记载:早在汉末董卓火烧洛阳官庙时,波及太学讲堂,《熹平石经》

便有损伤;待到西晋永嘉年间,《熹平石经》及《正始石经》损毁已过大

半;至北魏迁都洛阳前,冯熙和常伯夫二人相继为洛州刺史,因毁取石经

“以建浮图精舍”,其“所存者,委于榛莽,道俗随意取之”。虽说北魏

神龟元年(518),崔光曾经建议修补石经,但该提议并未落实,后来也

是无果而终。尽管如此,“汉魏石经”完整者此时当尚存不少。待到东魏

建都邺城(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)时,统治者高澄欲通过水路将两种石经

一起从洛阳搬迁到邺城。据说石经被运至今河南孟州境内时,遭遇黄河溃

堤,近半石经就这样没入了水中。而真正运到邺城的“汉魏石经”,不过

52块而已。


《正始石经残石》拓片

然而,石经的厄运并没有结束。公元579年,北周统治者又将这些劫后余生

的石经,从邺城运回了洛阳。隋朝建立后,掌权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入

长安。即使这些历经磨难运到长安的石经,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,以至于有

的石经,竟被改制成了柱础。到了唐朝初年,魏征着手收集“汉魏石经”时

已“十不存一”了。

由此可见,文物的命运是和时局密切相关的。经济的发展,文化的昌盛,是

文物赖以生存的土壤。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一旦时局进入动荡,文物的命

运自然是颠簸的。“汉魏石经”生于文化昌明的曹魏,毁于分裂动荡的南北

朝时期。道理就在于此。

说明:

此文章转自网络,其内容未经核实,

如有侵权,敬请来电告知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
联系电话:189 3925 8986


分享到: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