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跳动的数字郑州 |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 “动”起来“活”起来

发布时间:2023-07-05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93 次


      5月18日是“国际博物馆日”,今年“国际博物馆日”的主题是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。


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聚焦文博领域,你会发现,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发展一大趋势,元宇宙时代更让博物馆赋予全新的表达方式。当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,丰富的沉浸式交互场景体验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,穿越时空隧道,感受中华文明之光。



    “近两年,我们馆相继上线《繁星盈天》《千秋德化》等15场线上展览,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云上观展。”昨日,郑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构建线上虚拟展览时,技术人员使用3D模型、模型标定等技术完成对博物馆实景展厅的虚拟构建。他们首先对实景展厅的真实场景进行识别和数据调查,对现场的全面信息进行采集,同时对摄像机坐标进行标记,对不同坐标下的摄像机采集信息进行识别和控制,丰富图像库存。然后将采集数据输入到虚拟显示系统,将真实的图像与虚拟场景进行结合形成现实系统,生动地在线展示博物馆中藏品内容。


      郑州博物馆官网还上线了菩萨石头像、兽面纹铜爵等11件文物。“我们使用三维技术生成藏品图形,对藏品进行三维数据测量,根据数据来构建相应的三维图像。为满足观众对藏品进行多角度浏览和观赏需求,技术人员还在虚拟系统中构建动态模拟系统,将其与三维图形数据库进行连接,使图像能够根据用户的视角移动方向展示相应观察角度动态形象,在加强人机互动的同时提高虚拟现实效果。”该馆技术人员告诉记者。


     走进郑州博物馆二层“创世王都”展厅入口,你会被3D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的文物图像所深深吸引。该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,观众无需佩戴3D全息眼镜,便可多角度浏览三维的立体影像。


李焱 摄影


     在郑州博物馆“豫声豫调”“锦绣云霞”“老家河南”展厅,放置着5台虚拟换装设备,这些设备将人体感应、图像采集、数字显示、数据统计等技术结合,通过全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现场影像,并通过体感探测装置将服装的2D图片或3D模型叠加到体验者的影像上,实现虚拟服装与真实体验者身形的完美匹配,让观众生动体验换装豫剧戏服、云肩的效果。



孙杰 摄影


     此外,该馆还对200件馆藏精品文物进行三维扫描,通过使用一种基于光栅扫描的三维重建技术,采用非接触方式进行文物三维数据信息采集与加工。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,这种方法是更加实用的新型技术,其成本低、精度高,可实现“一键式”全自动扫描。


孙杰 摄影

   去年7月,作为河南省首个不可移动文物在博物馆展示的沉浸式特展, “雕画汉韵——寻找汉梦之旅”展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一亮相,便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欣赏。该展览通过对郑州新密出土的部分精品汉代墓葬进行数字化展示,提取汉代壁画、画像石内元素进行复制展示或多样化再创作。

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


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


     如何推进数字科技与郑州文博系统的深度融合?去年7月,市文物局与郑州联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由双方建设的5G智慧文博实验室同时揭牌。按照协议,本着发展、共赢、平等、互利和“国际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、智慧化”原则,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,采用“互联网+”开展郑州数字化文物、数字化博物馆、数字化展示等多项郑州文物数字化创新业务合作,共同推动文物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,全面实现郑州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
河南古石雕鉴定评估中心


分享到: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